暾書房丨从“朝阳为什么这样红”讲讲太阳光波段
发布时间:2024-10-22 17:04
人气: 86
摘要

太阳一直都是人类歌颂的主要题材。对于我华夏民族太阳更有特殊的情感与意义。我国具有悠久的太阳文化,传说盘古开天地之后,身躯化为大地,眼睛就变为日月;《山海》有羲和生十日之说;加上羿射九日、夸父逐日等,关于太阳的大量神话、传说在我国广为流传,妇孺皆知,已经深深注入我们民族的血液之中。全国从北到南,从西到东发现了大量的太阳石刻、太阳画作及青铜造型,这些都实证了古代先民对于太阳的崇拜与认知。更有战国时期的《墨经》中光学成像的描述,彝族至今还保留使用的太阳历,还有我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,特别是日晷、阳燧及沈括在《梦溪笔谈》中所描述的透光镜,等等,无不彰显我国古代对太阳的认知的深度与广度,这些太阳文化与技术的积累一脉相承几千年,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奇迹之一。毫无疑问,我国是太阳文化与科技的重要的发源地。

——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主任

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主任

沈辉



《暾書房》是秀洲光伏科技馆推出的一档关于太阳和光伏的科普栏目,除了介绍光伏技术科普以外,还将重磅推出太阳文化科普,我们将收集中国历史上和国学中有关太阳传说、神话、诗词和祝颂语,提炼出相应的科普知识点并进行科学知识阐述。从人文美学到科学技术的完美过渡和无缝衔接,也是《暾書房》的着力和匠心之处。

光伏科技馆的科普工作,从心所欲“不逾矩”到“总逾矩”,说的是形式上可以无限创新,然而,不离其宗的是,一是要坚持知识的科学准确、二是要从晦涩讲到喜闻。太阳世界还有太多未知探索,从太阳文化到太阳应用,《暾書房》不仅面向业内光伏人,同样适合普及于社会公众。

——秀洲光伏科技馆馆长

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秘书长

吕芳


《暾書房》第四期:从“朝阳为什么这样红”讲讲太阳光波段


未标题-1.jpg


清晨,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喷薄而出,给万物涂抹上一层美丽的金色。朝阳冉冉升起,发出万丈光芒,大地在阳光的照耀下朝气蓬勃。屈原赞美太阳神东君的诗篇以“暾”字咏朝阳起始,不是偶然的。傍晚的景色同样壮美,可“夕阳无限好,只是近黄昏”,总让人容易心生遗憾。经历漫长的黑夜之后,一轮蓬勃的朝阳从晨曦中升起,象征着美好的希望,难怪连太阳神的名字也来自它升起的方位,号曰“东君”。


 2023年9月19日,吕芳摄于肇庆卧佛含丹



朝阳为何如此美好?


朝阳为何如此美好,初升时是一轮温柔的红日,到了高空又呈现耀眼的白色?这司空见惯的日常现象背后,也藏着深刻的科学道理,既跟阳光的性质有关,也跟我们地球和大气层的形状有关。

我们看得见的太阳光波长在400纳米~760纳米之间,习惯上分为红、橙、黄、绿、青、蓝、紫七种颜色,波长依次变短。而我们居住的地球个头并不大,大气层又只是包裹在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。


地球半径约 6400 千米,而大气层 95% 的质量集中在离地面 20 千米的高度以内,离地面 200 千米高处已经可以视为太空。大气层具有如此明显得分层结构,又弯曲地覆盖在地球表面,造成我们中午的阳光经过大气层的路径很短,而早上看到的阳光在浓厚的大气层里经过的路径变得很长。简言之,早上的阳光经过的大气层更厚。

当阳光遇到大气分子,就会被散射到各个方向。波长越短的光,被散射得越厉害,所以造成了波长短的蓝光和紫光被散射得最多,而红色、橙色光则大部分可以直接透过。在早上的时候,由于大气层厚度增加,我们视野里只剩下了红色、橙色的光,形成了“日出江花红胜火”,红日和红花交相辉映的效果。到了中午,阳光在大气层里的路经变短,各种颜色的光都能穿透过来,也就重现了耀眼的白日。



未标题-1.jpg

 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权删



朝阳为什么这样红,这个原理也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。比如我们街头的红绿灯,之所以警示灯是红色的,正是因为红光在穿过大气时被散射的少,穿透力强,即使有雾有雨,我们也能看到红灯亮了。




结语

暾将出兮东方,如此美景是天地协力才形成的。


推荐资讯

点击排行榜

  • 秀洲光伏科技馆微信公众号

    微信公众号

  • 秀洲光伏科技馆官方视频号

    官方视频号

  • 秀洲光伏科技馆官方抖音号

    官方抖音号

Copyright © 2024 嘉兴一可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